新闻详情 News deatils
服务热线:4008-123-357
碳纤维复合材料专利在“一带一路”仍然有空间
来源: | 作者:ykfrpcn | 发布时间: 2017-06-22 | 2826 次浏览 | 分享到: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全球形势变化和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实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过程中,伴随着中国企业海外布局、对外合作与对外投资步伐的加快,市场竞争加剧,企业“走出去”过程中遭遇的专利国际纠纷日益增多。由此便对中、美、日三国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相关专利申请人在“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国家的专利申请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数据截至2015年12月28日

专利申请较多

通过检索发现,日本、中国和美国是全球碳纤维复合材料领域专利申请量最多的3个国家,自1961年起申请量整体都呈上升趋势。日本在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萧条后,该领域专利申请数量出现短暂波动,随后开始大幅增长直至2004年趋稳,年度申请量维持在450件左右。美国在1998年经济危机之后,更加注重科技支撑,碳纤维复合材料高速发展。而随着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激励政策的出台,在2005年左右,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近几年,申请量已经超过了美国和日本。

从申请领域看,日本、美国的研发方向主要集中在汽车、航空航天、体育休闲三大应用上。由于日本在一些技术上具有明显优势,其也成为各领域分布差别最大的国家,如其在汽车领域的申请量(4210件)是中美两国申请量总和的1.5倍,成为该领域当之无愧的霸主。相比而言,中国专利申请在航空航天、体育休闲、建筑、芯导线等领域分布比较均衡,在芯导线应用领域的申请量超过了美国和日本。

专利布局广泛

在碳纤维复合材料成型工艺技术领域,中、美、日三国整体申请趋势与全球基本一致,除在1995年左右因日本经济萧条有所波动以外,均呈增长趋势;在1995年跌入波谷后,日本近年来申请量一直高速增长。

统计数据显示,在碳纤维成型工艺方面,中、美、日申请人均没有在阿富汗、阿尔巴尼亚、亚美尼亚等国家和地区提交专利申请。中国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受到日本、美国极其重视的成型工艺技术市场,相比其他国家和地区寥寥可数的专利申请量,美国申请人在中国的申请为1044件,日本为554件。而日本申请人面向菲律宾的涉及成型工艺的专利申请要远高于在中国的申请,位居日本申请人海外申请之首,高达1513件。除此之外,印度、以色列、俄罗斯、新加坡则是美国申请人关注的重点。

在应用领域,中、美、日申请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专利申请最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进入80年代后出现缓慢增长。在这一时期,日本、美国企业在汽车、飞机等领域的技术取得突破,比如在1979年,福特公司发表了用CFRP制作轻型试验车的新构想之后,这一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显著增加。进入1997年后,以A380和B787为代表的大型民用客机中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大量使用,带动了复合材料应用的研究热潮,中、美、日三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申请量出现大幅攀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