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统计显示,中、美、日三国申请人均没有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富汗、阿尔巴尼亚等国家和地区提交专利申请。基本情况与成型工艺相似,日本车企、航空航天领域制造商保持了一贯重视菲律宾市场的作风,申请量居各国之首(2643件)。美国则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布局最多的申请人,在16个国家都提交了专利申请。中国申请人虽然在申请总量上遥遥领先(6045件),但主要集中本国市场,在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提交的专利申请较少。相比之下,美国、日本申请人则非常重视尼泊尔、菲律宾、印度、俄罗斯市场。
总体而言,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企业除在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越南、印度、以色列等国家提交了少数专利申请外,在中亚、东南亚地区等专利申请均为零。在开拓这些国家或地区市场时,我国大多数企业没有及时通过提交专利申请进行保护,对于已经获得授权的专利,保护力度也非常有限。究其原因,不仅在于中亚很多国家知识产权侵权现象严重、执法不力,也与我国企业缺乏对全球专利布局重要性的认识,不熟悉当地法律、忽视相关知识产权海关备案保护等有很大关系。不过从数据上看,目前在多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美国、日本的企业也没有建立起一定数量的专利防线,我国企业还有广阔的空间。